诚信月
防欺诈

考研圈套需警惕
不明来电要留心
暑假即将降临
考研成了同学们的一个选择
为了考到一个好学校
同学们收购了许多考研材料
也参加了考研机构
可是在纷杂的考研辅导中
混入了许多不易发觉的圈套
为了我们可以
顺畅备考
小勤为我们搜集了一些
考研有关的欺诈圈套和假信息
期望可以协助我们前进警惕
避免上圈套!
前进防欺诈知道
考研圈套需警惕
出售考研材料
考试答案欺诈
每年备考时刻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上兜销所谓“考研真题”“试题答案”等,有的甚至包装成社会培训机构,经过网络平台、贴吧、qq交流群等分布“精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引诱信息。待学生付款后发现上圈套之时,商家早已“触景生情”。
01
事例:2021年度全国硕士研讨生考试时刻,广东公安机关破获一同“助考”欺诈案,捕获违法嫌疑人2名。据悉,2021年研考前夕,广东公安机关发现有人在网上兜销所谓“考研试题”,引发网民热议。
在掌控确凿根据后,办案民警在广州某网吧将违法嫌疑人吴某闯及其同伙莫某敏捕获。经检查,两名违法嫌疑人对在网上发布虚伪研讨生考试答案施行欺诈的违法实际招认不讳。
据违法嫌疑人吴某闯奉告,其在互联网上查找下载了2021年度硕士研讨生考试大纲,自即将大纲修改为所谓“研讨生考试试题”,声称“精确率达80%以上”,以3000元一份的价格卖给了19位考生,不合法获利5万多元。
警方提示:研讨生考试试题归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命制、运送和保管都有严肃的打点和安保办法。广大考生不要心存走运心思,不要信赖所谓的提前拿到真题和答案。在网上收购所谓“考研真题”“考试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伪信息。收购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切勿测验。
广大考生要增强法制观念,前进法令知道,以案为鉴,擦亮双眼,明辨谣言,谨防上当上当。




不明来电要留心
教育退费
“同学,你在xx机构的学费可以退费,请参加qq群,并按提示下载第三方app即可结束退费。”
迩来, 、流利说、 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遭受新式电信欺诈,不法分子用境外来电联络学员,谎称为客服人员,以各种理由为学员处置退款,乘机诱导学员注册app,获取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进行欺诈。
02
事例:福建漳州的曾同学是受害者之一。曾同学?此前在一家教育机构报名考研的课程,并交纳8889元的学费。2021年4月10日,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该机构清退学费的作业人员。
听到可以退学费,曾同学并没有过多置疑,添加了对方qq,点击对方发送的联接下载“平安金融”app。该app平台招待员告诉曾同学,在平台上收购一次平安证券可以退一有些学费,收购3次学费可以悉数交还。
曾同学按需求先在平台收购了1万元,平台随即交还其11200元。曾同学所以持续收购1万元平安证券,可对方告诉他操作失误致使账号被冻住,要想冻结账号需要持续转账。曾同学急于拿回平台上的钱,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上又汇入了6万元,却再也联络不上招待员。此时,他才知道到上当上当了。
警方提示:当接到培训机构作业人员网课退费电话时,必定要坚持警惕,先核实真伪再遵循其操作指令。
当收到自称某培训机构教师需求添加老友发送退费联接时,首要要查看培训机构app内线上消息,或许电话征询培训机构之前的网课教师,待招认后再进行操作,谨防遇到假教师、点击假退费网址构成工业丢掉。




看了以上
小勤总结出以下口诀
凡事多谈论,隐私少泄露
考研多警惕,心里少走运
期望同学谨记口诀避免上圈套!

编审 | 张启君
责编 | 黎娜
修改 | 李佳妍
文字 |学生赞助打点中心
有些材料来历于网络
扫二维码,重视咱们
微信号:sit-qgzx
等待重视:sit上应勤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