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东方会议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而召开的重要决策会议。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对华侵略方针、转嫁国内危机而在东京召开的重要决策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领》,制造了旨在把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分离出去的“满蒙特殊论”。在日本侵华史上,东方会议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对华政策纲领》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侵占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满蒙特殊论”则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2、蒙德主义
20世纪20年代英国工会与垄断资本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合作的政策和主张。1926年,英国爆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人总罢工。1928年1月,英国工业巨头与职工联合会头子成立了一个混合委员会。该组织宣布将协助资本家“组织工业”并调整劳资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合理化和托拉斯是“应该受到欢迎和鼓励的”;在经过改造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群众可以找到通向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等。该组织由阿尔弗雷德?蒙德担任主席,故上述主张和政策被称作蒙德主义。
3、斯大林模式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斯大林模式在政上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在经济上,中央拥有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权,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 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4、雅尔塔体制
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1943年至1945年,美、英、苏三国先后举行了三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它们安排的战后世界秩序,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主要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瓦解。
5、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引起苏美之间的冲突。1962年10月,美国空军侦察发现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22日,美国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并以战争相威胁。28日,赫鲁晓夫被迫同意停止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并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结果,它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
6、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简称东盟。其前身是1961年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组成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5国外长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1984年1月文莱加入。1995年?7月越南加入。组织机构主要有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和秘书处。总部在雅加达。其宗旨是:本着平等和协作精神,通过努力,加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加强各方面合作,扩大贸易,与其他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初期活动限于经济、文化方面,1971年后加强了政治团结、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有重要作用,同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
二、简答
1、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
(一)内容。(1)在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2)在工业方面,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利用国内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发展工业,鼓励私营商业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实行了将国内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的政策,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手段。(3)在流通方面,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在各地成立国营百货公司等机构,以活跃商业往来。政府还从信贷税收等方面鼓励和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4)在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付酬的办法。
(二)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是苏维埃政权在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尝试失败后,转而利用市场、商品、外资等方式,维护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1934年7月,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在1934-1940年的总任期内,卡德纳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与社会改革。改革内容如下:(1)政治 改革。打击军事寡头势力,改组国民革命党,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卡德纳斯执政后,恢复了1917年宪法规定的有关民主权利,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承认工人罢工权利,支持工农运动,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赋予妇女以基层选举权等。(2)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取消了对庄园主的补偿金制度,还取消了对债务役农分配土地的限制,使土地分配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实行合作农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3)国有化运动。将服务业、铁路、石油等工业企业收归国有,打击外国垄断资本在本国的势力,以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国有化推动了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卡德纳斯政府引进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奉行国家干预政策,进行国家投资,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起点是扫盲教育。政府专门设立了印第安人事务司和士兵学校,在军队和印第安人中进行扫盲教育。在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国会通过了修改宪法第三条的法令,规定宗教与教育分离,走教育世俗化的道路。卡德纳斯政府拨出大量款项用于开办学校。
(二)历史意义。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 革。改革打击了大地主的分裂性、地方性势力,加强了国家权力,扩大了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与国家发展。他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比较深刻地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实质性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原有的大地产制和外资经济的垄断地位,使墨西哥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卡德纳斯改革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为实现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以后墨西哥迈向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3、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
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具体内容是:
(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二)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
(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
(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五)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三、论述
1、30年代绥靖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慕尼黑阴谋的历史教训
(一)原因。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面前,英国、法国、美国都推行过绥靖政策。(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一直一蹶不振,政府财政极其困难,被迫紧缩国防开支,军事力量孱弱,尽力避免在国际上采取军事对抗政策。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执政党为争取选票亦鼓吹“和平”。因此,当德国重新走上侵略战争道路时,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企图靠牺牲中欧、东欧弱小国家,把德国的扩张矛头引向苏联。(2)法国经济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长期处于萧条状态不能复苏,国防费用减少,军事实力落后于德国。为保护其既得利益,法国在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放弃同小协约国、苏联的合作,和英国一道对德采取绥靖政策。(3)自20世纪30年代初起,美国公众主要关注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孤立主义势力再度崛起。在法西斯侵略尚未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欧洲政治事务采取中立政策。
(二)后果。在英、法、美的默认和纵容之下,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自食其果,被迫卷入战争。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在东方,九·一八事变后,西方一些国家对日本也实行绥靖政策。七七事变之后,尤其是从日军占领武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与日之间曾几次酝酿以牺牲中国求得相互妥协的“远东慕尼黑”阴谋活动。
2、冷战的兴起、特点
(一)美苏冷战的兴起。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1946年3月5 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主张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付苏联的挑战。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的拋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二)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1)西方阵营的形成。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 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了西欧的社会秩序。在军事上,于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形成。(2)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即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在军事上于 1955年建立华约组织。至此,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
(三)特点。(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
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东方会议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而召开的重要决策会议。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对华侵略方针、转嫁国内危机而在东京召开的重要决策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领》,制造了旨在把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分离出去的“满蒙特殊论”。在日本侵华史上,东方会议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对华政策纲领》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侵占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满蒙特殊论”则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2、蒙德主义
20世纪20年代英国工会与垄断资本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合作的政策和主张。1926年,英国爆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人总罢工。1928年1月,英国工业巨头与职工联合会头子成立了一个混合委员会。该组织宣布将协助资本家“组织工业”并调整劳资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合理化和托拉斯是“应该受到欢迎和鼓励的”;在经过改造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群众可以找到通向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等。该组织由阿尔弗雷德?蒙德担任主席,故上述主张和政策被称作蒙德主义。
3、斯大林模式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斯大林模式在政上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在经济上,中央拥有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权,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 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4、雅尔塔体制
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1943年至1945年,美、英、苏三国先后举行了三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它们安排的战后世界秩序,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主要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瓦解。
5、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引起苏美之间的冲突。1962年10月,美国空军侦察发现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22日,美国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并以战争相威胁。28日,赫鲁晓夫被迫同意停止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并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结果,它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
6、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简称东盟。其前身是1961年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组成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5国外长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1984年1月文莱加入。1995年?7月越南加入。组织机构主要有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和秘书处。总部在雅加达。其宗旨是:本着平等和协作精神,通过努力,加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加强各方面合作,扩大贸易,与其他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初期活动限于经济、文化方面,1971年后加强了政治团结、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有重要作用,同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
二、简答
1、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
(一)内容。(1)在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2)在工业方面,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利用国内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发展工业,鼓励私营商业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实行了将国内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的政策,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手段。(3)在流通方面,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在各地成立国营百货公司等机构,以活跃商业往来。政府还从信贷税收等方面鼓励和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4)在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付酬的办法。
(二)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是苏维埃政权在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尝试失败后,转而利用市场、商品、外资等方式,维护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1934年7月,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在1934-1940年的总任期内,卡德纳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与社会改革。改革内容如下:(1)政治 改革。打击军事寡头势力,改组国民革命党,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卡德纳斯执政后,恢复了1917年宪法规定的有关民主权利,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承认工人罢工权利,支持工农运动,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赋予妇女以基层选举权等。(2)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取消了对庄园主的补偿金制度,还取消了对债务役农分配土地的限制,使土地分配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实行合作农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3)国有化运动。将服务业、铁路、石油等工业企业收归国有,打击外国垄断资本在本国的势力,以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国有化推动了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卡德纳斯政府引进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奉行国家干预政策,进行国家投资,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起点是扫盲教育。政府专门设立了印第安人事务司和士兵学校,在军队和印第安人
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是提前录取吗)插图
中进行扫盲教育。在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国会通过了修改宪法第三条的法令,规定宗教与教育分离,走教育世俗化的道路。卡德纳斯政府拨出大量款项用于开办学校。
(二)历史意义。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 革。改革打击了大地主的分裂性、地方性势力,加强了国家权力,扩大了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与国家发展。他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比较深刻地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实质性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原有的大地产制和外资经济的垄断地位,使墨西哥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卡德纳斯改革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为实现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以后墨西哥迈向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3、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
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具体内容是:
(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二)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
(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
(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五)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三、论述
1、30年代绥靖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慕尼黑阴谋的历史教训
(一)原因。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面前,英国、法国、美国都推行过绥靖政策。(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一直一蹶不振,政府财政极其困难,被迫紧缩国防开支,军事力量孱弱,尽力避免在国际上采取军事对抗政策。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执政党为争取选票亦鼓吹“和平”。因此,当德国重新走上侵略战争道路时,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企图靠牺牲中欧、东欧弱小国家,把德国的扩张矛头引向苏联。(2)法国经济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长期处于萧条状态不能复苏,国防费用减少,军事实力落后于德国。为保护其既得利益,法国在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放弃同小协约国、苏联的合作,和英国一道对德采取绥靖政策。(3)自20世纪30年代初起,美国公众主要关注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孤立主义势力再度崛起。在法西斯侵略尚未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欧洲政治事务采取中立政策。
(二)后果。在英、法、美的默认和纵容之下,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自食其果,被迫卷入战争。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在东方,九·一八事变后,西方一些国家对日本也实行绥靖政策。七七事变之后,尤其是从日军占领武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与日之间曾几次酝酿以牺牲中国求得相互妥协的“远东慕尼黑”阴谋活动。
2、冷战的兴起、特点
(一)美苏冷战的兴起。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1946年3月5 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主张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付苏联的挑战。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的拋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二)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1)西方阵营的形成。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 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了西欧的社会秩序。在军事上,于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形成。(2)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即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在军事上于 1955年建立华约组织。至此,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
(三)特点。(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